天才一秒记住【貔貅小说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pxxsw.cc
“我是陈允之的女儿。”
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性的声音,克制而冷静,“我爸临死前留下一段语音,说如果有一天中国有人继续追查这件事,就把这个交给他。”
她约江年在珠海一家海边咖啡馆见面。
黄昏时分,海浪轻拍堤岸。
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岁,穿着素净的米色长裙,递给他一枚微型SD卡。
“这是我父亲藏在牙冠里的备份。”
她说,“里面不仅有离岸信托的所有原始凭证,还包括一份‘合作机构名录’??全球范围内,共有十二个国家的私立矫正机构、科研实验室和劳务公司曾与启明项目有过数据共享或人员输送。”
江年握紧卡片,指尖微微发颤。
这意味着,这场斗争从未局限于国内。
它是一张跨国的利益网络,根系深埋于法律缝隙与人性黑暗之间。
“你不怕吗?”
他问。
“怕。”
她笑了笑,“但我妈是温州人,我爸总说,温州女人敢拼敢闯。
我现在只想做一件事:让我爸的名字,不再是帮凶,而是觉醒的起点。”
七日后,国际刑警组织应中方请求,对名录中三家境外机构展开初步调查。
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发表声明,呼吁缔约国加强对“行为矫正”
类机构的监管,并建议将类似启明学校的模式列为潜在人权侵犯案例进行全球警示。
国内方面,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审议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条例》,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非自愿强制干预措施,并设立独立监督委员会。
江年受邀作为青少年代表列席听证会,在发言中他说:
“我们常常把‘问题少年’当作需要修理的零件,却忘了他们首先是人。
真正的教育,不是让他们变得听话,而是让他们敢于说话。”
掌声雷动。
会后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拉住他的手:“小伙子,你知道你现在的身份吗?你不仅是受害者家属,也不只是维权者。
你是新时代法治精神的播种者。”
江年摇头:“我只是个普通人,做了本该有人做的事。”
回到北京那天,天空湛蓝。
他顺路去了趟母校附中。
校园里樱花盛开,学生们抱着课本穿梭于林荫道间。
他走到高三(二)班门口,听见教室里传来朗读声: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……”
那是他当年每天早读都会念的句子。
班主任王老师看见他,惊喜地迎出来:“你还记得这儿啊?”
“怎么会忘。”
江年微笑,“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,就发生在这间教室。”
“你知道吗?”
王老师感慨道,“自从你的事上了新闻,这两年报考政法大学的学生多了近三成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